正规股票配资排名
最大股票平台 研究揭示肿瘤形成的“两步过程”,颠覆传统认知_炎症_癌症_细胞
我们都知道,基因突变与癌症密切相关。但你是否知道—— 突变只是第一步,真正引发癌症的“导火索”可能另有其因?
2025年3月,美国顶尖癌症中心“希望之城®(City of Hope)” 的一项新研究发表在《Cancer Discovery》期刊,首次系统性验证了癌症发生需经历“两步过程”:
第一步:细胞发生突变
第二步:受到慢性炎症等“启动信号”刺激,癌症才真正发生
第一步:细胞发生突变
第二步:受到慢性炎症等“启动信号”刺激,癌症才真正发生
“我们体内每天都在发生突变,这是细胞分裂的自然副产物。”研究负责人、希望之城放疗和癌症遗传系的Yun Rose Li博士表示,“但并不是所有突变细胞都会发展成癌细胞。”
关键在于—— 这些“潜伏的突变细胞”是否被“唤醒”。而这个唤醒者,很可能就是慢性炎症。
展开剩余74%只有突变+炎症,才会致癌
研究团队设计了一项老实验的新版本:
首先,在实验小鼠皮肤上涂抹一种致突变药物,引发细胞内成千上万个基因突变; 然后,涂抹第二种药物,单独本身无毒,但会引起局部慢性炎症。结果很清晰:
单独突变 ➡ 无肿瘤 单独炎症 ➡ 无肿瘤 两者联用 ➡ 肿瘤形成!甚至研究团队还发现:哪怕在 胚胎期仅暴露过一次致突变物质,等到成年后再遭遇炎症刺激,也可能激活“沉睡的突变细胞”,引发肿瘤。
炎症才是“点燃突变炸弹”的火种
研究人员的结论非常明确:
“突变是埋藏在体内的定时炸弹,而慢性炎症,就是那个点燃引线的人。”
“突变是埋藏在体内的定时炸弹,而慢性炎症,就是那个点燃引线的人。”
这就解释了为什么:
吸烟者不一定都得肺癌; 有致癌基因突变的人也不一定发病; 很多癌症常在“长期慢性炎症”基础上发展,如肠炎→肠癌、脂肪肝→肝癌、幽门螺旋杆菌→胃癌等。李博士指出,这些 可被忽视却危险的炎症源需要我们警惕:
常见来源示例 高脂饮食油炸、烧烤、甜点、加工肉类 肥胖脂肪组织本身就是“炎症工厂” 久坐缺乏运动导致免疫系统调节紊乱 长期精神压力或睡眠紊乱触发内分泌与炎症反应 饮酒过量损伤黏膜,引发免疫激活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、类风湿、肠炎等 微生态失衡肠道菌群紊乱激活免疫反应
癌症防控的新方向:不仅防“突变”,更要防“促变”
过去的癌症预防多关注:
戒烟、限酒 少接触污染物(如塑化剂、重金属) 防晒、接种疫苗(如HPV)这些都是在防止突变。而现在研究提示我们,还必须:重视对慢性炎症的管理,优化生活方式,消除“促癌土壤”。
从“控基因”到“控环境”——个体化防癌正在升级
不是单看你有没有突变基因,而是评估你体内是否有“潜在引爆风险”; 结合生活习惯、BMI、炎症指标、肠道菌群评估,提前干预; 比如建议BMI>27人群定期筛查结直肠癌、脂肪肝患者加强肝癌监测等。 管住嘴:少吃高脂高糖食物,减轻肠道负担; 动起来:每天至少30分钟快走或等强度运动; 保持体重:控制腰围,避免内脏脂肪积聚; 情绪管理:慢性压力也会引发免疫炎症; 肠道护航:适量补充膳食纤维和益生菌; 按时筛查:尤其是有家族史或慢病史者。突变或许是命运掷出的骰子,但炎症是我们可以控制的生活选择。
真正的癌症预防,从调节身体微环境、压住“炎症火苗”开始。
真正的癌症预防,从调节身体微环境、压住“炎症火苗”开始。
从今天起,请别再忽视每一次熬夜、过食、肥胖或精神焦虑。你身体里的“突变细胞”,也许正等待一个“启动信号”。
发布于:浙江省